不費吹灰之力《誰才是導演》讓人感受嘲諷力道

資深媒體人/影評人 塗翔文

這部丹麥片是一部充滿諧仿、辯證、諷刺與嘲弄的爆笑喜劇,但它卻非常寫實地呈現電影創作(或說任何藝術形式)的兩難:究竟是該跟隨普羅大眾口味的娛樂路線製片,還是朝向真正藝術美學的極致追求?

《誰才是導演》(Clash Of Egos)的故事非常有趣,描述易怒的東尼常常不懂得控制情緒,雖然因此離婚,但他是個愛孩子的老爸。就在他終於有機會與兒女獨處的下午,本來要帶他們看《哈利波特》,卻因為客滿,父子三人只好糊里糊塗看了克勞斯導演的得獎片《謀殺者》。東尼氣得大鬧戲院,還衝到片場想向克勞斯討回他買票和爆米花的471克朗。沒想到一椿片場意外,竟讓這個所謂充滿個人風格的「藝術片導演」克勞斯,不得不乖乖把他的電影之編、導權力給交出來,讓從來沒搞過電影的東尼共同參與編導。故事由此展開,笑料也因此層出不窮。

一個是強調電影形式、個人風格,而且自以為是的藝術家;一個是只認為電影要讓他看得懂兼配爆米花的平凡觀眾。當他們非得被迫「共同創作」一部電影時,怎可能不出現格格不入的衝突與荒謬?在令人笑不可抑的噴飯情節與對話交相起伏之下,《誰才是導演》仍藉著劇情抒懷創作心靈的私密與自我,同時不忘訕笑老美類型電影的刻板化,甚至還直接了當嘲諷由丹麥人自己發起、揚威國際影壇的「逗馬宣言」(Dogma)。

電影剛跨越百年歷史,其實還是一門很新穎的藝術。但在快速發展之下,其實近二十年來電影美學的發展,已達到一種停滯的狀態,尤其在第三世界各國紛紛度過「新電影」運動之後,幾乎只有九○年代初由丹麥揭竿而起的「逗馬宣言」,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一個電影潮流和運動。這項宣言有其固定的條文法則,希望電影回歸到最單純、簡樸的形式,捕捉最接近真實的情感與悸動。

就在Dogma宣言,從1997拍攝第一號作品《那一個晚上》(Festen)、第二號《白癡》(Idioterne)之後將近十年,《誰才是導演》這部電影的出現,似乎一方面揭櫫了「商業與藝術」電影永恆難解的習題,以一種嬉笑怒罵、令人莞爾的形式呈現;另一方面更在這個時間點上,為整個電影圈理應面對「後逗馬」時期的丹麥電影(甚至是全世界電影),未來應該走向什麼樣的新路線?彷彿適時丟出了一枚震撼彈。

當片中的「業餘導演」東尼踏入片場的第一天,他從監視器裡看見在正牌導演克勞斯所指揮下的手提攝影鏡頭,一直不停地搖啊晃著。東尼忍不住破口大罵:「攝影師是喝醉了嗎?」經過一番爭執,後來礙於合約,克勞斯只好屈服,讓攝影師改以腳架拍攝穩定鏡頭,沒想到這時攝影師神來一筆添上一句:「我從畢業以後至今,從來沒用過腳架!」此言雖然誇張,但它完全旨在諷刺「逗馬宣言」對丹麥電影的巨大影響,很有可能另一方面帶來的是更沈重的包袱與壓力。此時此刻,看懂箇中奧妙與笑點的觀眾就更能明白,《誰才是導演》幕後的真正導演湯瑪斯魏龍楊森(Tomas Villum Jensen),並非只是單純想要尖酸刻薄地搞笑,他還是有很多的話想要「影」以載道。

一般觀眾能被本片輕鬆風趣的情節,逗得哈哈大笑,但專業的影迷觀眾絕對更能從中看出諸多言外之意。《誰才是導演》以片場做為故事背景,尤其對於藝術電影的那套遊戲規則,特別充滿揶揄的氣味。從國際影展的品味指標、首映會的附庸風雅,再到創作者對票房、影評之間那種曖昧又難解的微妙關係,本片都不費吹灰之力,讓人清楚感受到它的嘲諷力道。但對商業電影,導演湯瑪斯魏龍楊森也不肯輕易放過,滿口講髒話、槍炮滿天飛的動作片,亦成為他大力諧仿的對象。特別是「片中片」裡女主角一身鮮黃混著黑線條的殺手勁裝,任誰都看得出脫胎自昆汀塔倫提諾(Quentin Tarantino)的上下兩集《追殺比爾》(Kill Bill),只不過這究竟是一種「致敬」或是「偕仿」?大概只有導演自己心裡才明白。

而對於「導演」這個職位高高在上的迷思,《誰才是導演》也毫不客氣地賣力戳破。片中強調藝術至上的克勞斯,口口聲聲堅持要完成他的三部曲,但面對片場裡拍片拍到有人死了,他在乎的卻只是攝影機有沒有開機,有沒有把那「紀錄片般的真實」給拍進去;看到電視上的醜聞報導,他關心的也只是自己在鏡頭裡變胖了這種鳥事。至於「素人導演」東尼也沒好到那裡去,他坐上導演位置之後,整個人也變得飄飄然,不僅女主角投懷送抱,連原先瞧不起他的前妻也跑來示好,他原本一心想當導演、只為拍部電影給兒女看的溫柔初衷,似乎也變得漸漸模糊。

「導演」這份工作,究竟是應該做個真正令人崇敬的藝術家,還是非得變成一個只以自我為中心的討厭鬼?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,究竟何者才是電影創作的最終真理?《誰才是導演》試圖拋出了一個好大的問號,但答案究竟在那裡?當電影最後還是只能落入一個皆大歡喜式的結尾之際,除了它真的無解的侷限外,這似乎也適時地反應出導演自己心裡的內在拉扯。

《誰才是導演》其實是部通俗易懂的喜劇片,在今年台北電影節的開幕場反應熱烈,笑聲不斷,尤其中文字幕的翻譯「台味」十足,很能抓住骨子裡的爆笑神髓。全片對白中大量取自電影界的圈內笑話(inside joke),不僅考驗著台灣觀眾的反思能力,彷彿也為台灣本土電影目前的慘烈現狀,適時做了一種黑色幽默式的解讀思辯。因為無論你是「擁藝術」派或「擁商業」派,似乎都應該各退一步,彼此尊重對方的存在與重要,和平共處。

本文轉載自http://blog.udn.com/steventu/1302718


如果「看了一部爛片」,出戲院時要大叫一聲,表達心中的憤怒!!!!!!! 如果「看了一部好片」,出戲院時要大叫三聲,表達心中的亢奮!!!!!!!(音樂人 豬頭皮)

藝文人的苦悶與假掰,讓你一次看個透、笑到痛。(破周報 史美延)

這是一部很能逗樂人的電影。它使我深感興趣的並不只因為它諷刺了某種導演,反倒是它連帶諷刺了自認能判別好品味與壞品味的人。(作家 / 影評人 成英姝)

誰才是導演? 人生,自己才是最好的導演。(中廣記者 鍾幼庭)

自認才華洋溢的人,看這部片除了爆笑,還會延伸思考,轉個彎遇見另個自己。(作家 / 影評人 吳孟樵)

自認才華洋溢的導演,加上半路殺出的門外漢,共同執導一部 “老少咸宜 ” 的電影。這部電影究竟是滿足導演自已的癮頭,還是滿足觀眾的需要,這是一部反諷電影產業的好片,絕對讓你笑到飆淚。(威秀影城 陳秋玲)

對地雷藝術片的怨念,在此得到終極歡樂的釋放。(蘋果日報影劇記者 劉以安)

歡笑中帶有淚水~幽默中含有省思。(東吳電影社長 蕭紹廷)

《誰才是導演》正是一部以雅俗共賞的敘事手法來傳達雅俗共賞理念的佳作

希臘左巴BOSS 何昇勳

嘿!別再告訴我說你拍片只是為自己拍的,而不是為了票房或其它目的而拍的;因為如果真的只是為了自己而拍,那麻煩拿回去自己家裡觀賞,不必大費周章地透過複雜的商業機制在市場上和觀眾見面;既然已經決定「上市」和觀眾分享,也麻煩照顧一下原先設定分享對象的感受和喜好;否則,如果依然只是頑固地「打手槍式的拍片」(只求自己爽),那真不知這種導演有何資格抱怨、批評觀眾水平太低看不懂我的電影?

丹麥「諾帝斯克影業公司」百年紀念的作品-誰是是導演-正是一部以雅俗共賞的敘事手法來傳達雅俗共賞理念的佳作。